财新网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网
文化
博客
徐远的博客
http://xuyuan.blog.caixin.com
2017年07月31日 09:24
理财产品不受监管待见的背后:谁的奶酪被动了?
阅读:
评论:
0
既然企业选择了理财融资,其他的替代融资成本一定更高。换一个角度讲,理财是增加了一个供给资金的渠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增加供给是会降低价格(融资成本)的。理财产品受到批评,其实是因为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倒逼了利率市场化。
(本文写作于2014年5月13日)
听说有个火热的观点,说理财产品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听来不禁一惊。这话什么意思?倘若如此,现在企业融资成本这么高,日子这么难过,是...
阅读全文>>
2017年07月24日 09:28
2017Q3宏观预测 | 隐忧已现 经济或小幅下行
阅读:
评论:
0
展望3季度,预计货币政策稳健为主,地方债发行存在放缓隐忧,经济增速将小幅下行。
摘要
2017年2季度GDP增速达到6.9%,超出笔者季度初的预期(6.7%),主要原因是6月份工业增加值和下游销售强劲增长,与之相应的是6月份人民币贷款和政府支出的大幅增长有关。尽管数据超预期,但是隐忧已现,进出口、投资、房屋销售增速由增转降较为明显,CPI继续受食品拖累走低,PPI环比转负。展望3季度,预计货币政策稳健为主,地方债...
阅读全文>>
2017年07月17日 09:35
互联网是增强还是取代金融中介?
阅读:
评论:
0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信息和噪音都在快速增加,对分析数据、提炼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中介的作用不但不会被取代,而且会增强,并利用新技术演化出新的形态。
(本文写作于2014年4月29日)
有关互联网金融的讨论中,“脱媒”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意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便利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易的进行,削弱了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借用互联网的强大...
阅读全文>>
2017年07月10日 15:55
互联网金融能倒逼金融改革吗?
阅读:
评论:
0
【作者按】
本文成文于2014年4月,当时互联网金融正如火如荼,并被寄予倒逼金融改革的希望。然而,金融改革是系统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一点推进的空间其实不大,很快就会碰上体制和监管的瓶颈。后来的事实残忍地证明着这个悲观的逻辑推演。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人们这样一种希望,就是“倒逼”金融改革,促进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整体金融效率。这种美好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倒逼能走多远?会...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26日 09:25
高科技外衣下的民间金融
阅读:
评论:
0
——互联网金融是魔鬼抑或天使,为何独盛于中国(下)
本文写作于2014年4月15日。
不管怎么看,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也都是“民间”金融,只不过利用了“互联网”的手段而已。 “
互联网金融是天使抑或魔鬼,为何独盛于中国?
”说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得益于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留下的发展空间,也得益于金融管制创造的套利机会。需要进一步拷问的,是这些空间和机会以前也都存在,甚至比现在还要大很多,...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19日 09:30
从路口的红绿灯看管制的效率
阅读:
评论:
0
——一个简单的制度经济学实验
不仅红路灯,其他的管制和协调机制也一样。高层管得太多的话,基层自发的协调机制就失效了,总体的秩序和效率不一定改善。
本文成文于2015年6月4日。2017年6月14日中午遭遇严重塞车,原来是红绿灯又被修好,于是重贴这篇几年前的涂鸦小文。
上地南路是北五环外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北侧。这条路并不起眼,东起安宁庄西路路口,西至信息路,全长不过1公里。 ...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12日 09:25
互联网金融是天使抑或魔鬼,为何独盛于中国?
阅读:
评论:
0
(本文写作于2014年4月8日)
美国互联网和金融都很发达,为什么没有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一个更加发达的“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根源在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金融管制带来的套利机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准确概念,应该叫做“中国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高歌猛进,到风雨飘雨,避之唯恐不及,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05日 16:44
两个魔鬼,总好过一个天使——从秦统一六国说起
阅读:
评论:
0
本文成文于2012年5月23日。
尚在懵懂中时,就对秦统一六国那一段历史疑惑不解。教科书中自然是大加歌颂的,国家统一,战乱消除,人民从此安居乐业。但倘若如此丰功伟绩,为何秦朝只维持了14年?传说中春秋战国是个战乱的年代,民不聊生,可是为何我们知道的先贤大都产生于那个年代?民不聊生的话,怎么会产生那么多伟大的思想? 比较一下东西方历史,其实我们的老子,孔子,孟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们...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31日 09:31
百姓日用即道——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本质区别
阅读:
评论:
0
香帅的《金钱永不眠》躺在行李箱里已经很久,这篇书评却迟迟无从下笔。作为香帅每篇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香帅的文章是了然于胸的。写这篇书评的难点,在于说几句自己认为新鲜的话。即便没有新的思考,至少也要有新的表达。 香帅曾经问我:什么是“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作为一个经济系的学生,在曾在金融学上花了十多年的功夫,这应该是个简单的问题。然而,我却一直没有很好地作答。 脱口而出的...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24日 17:16
城乡差距的产权基础
阅读:
评论:
0
本文成于2010年初,曾收入《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与结构问题研究》一书。
近代中国农村三大现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亿万农民工进城——实质是中国农民突破残缺的产权制度,分享工业化成果的不懈努力。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推动新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城市化和城乡协调发展,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摘要】
农村是中国改革的发源地。...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23日 11:17
我们离经典有多远?
阅读:
评论:
0
本文成于2014年12月。
经典是如何写成的?一是一般的知识基础,二是经济学的基础,三是充分的经验基础。掩卷之际,正值中国“神秘论文工厂”曝光之时,叫人不得不感慨——在这个论文可以从流水线上生产的年代,我们距离经典,该有多么遥远?
1 重读张培刚
重读张培刚先生的《农业与工业化》,不禁再次为作者70年前的洞见叹服—— 早在1945年,作者就看到工业化是“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18日 09:16
领先时代半个世纪的先行者
阅读:
评论:
0
本文成于2014年12月。
培刚先生关于工业化的定义令人眼前一亮:“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听说张培刚先生的《农业与工业化》一书再版,当然要买来收藏。拿到新书随手一翻,培刚先生关于工业化的定义令人眼前一亮:“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看似不起眼,但是思来想去,这个定义真是匠心独运,妙不可言。...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15日 09:32
剩余劳动力:流行的伪命题
阅读:
评论:
0
本文成于2014年11月。
大师们的分歧,集中表现在对“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的判断上。比较舒尔茨和刘易斯的理论,不难发现刘易斯的理论其实是一个静态的工业化理论,而舒尔茨的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工农业协调发展理论。此外,早在1945年,张培刚在哈佛的博士论文就提出了和舒尔茨高度一致的一整套发展理论,比舒尔茨早了大约10年。
1 从刘易斯拐点说起
威廉·阿瑟·刘易斯是谁,估计很多人不是太清楚。但是倘若提到...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12日 09:22
禀赋约束下的经济变迁——读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有感
阅读:
评论:
0
本文成于2012年3月。
在涉及第一推动力的时候,牛顿想到了上帝,“华盛顿共识”想到了政府。在这一刻,广为诟病的政府,似乎顷刻之间变为万能。“华盛顿共识”对于政府作用的认知,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新结构经济学把市场建立的路径纳入考虑,是一个显然的进步。 本文是应金融40人论坛海明秘书长之邀,为林毅夫先生的新书《新结构经济学》作评。作为CCER的学生,为先生作评本轮不到我。然先生提出的这一“新结构”的概...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11日 14:40
农地入市:莫让试点成为拖延
阅读:
评论:
0
本文成于2015年3月。
27年的等待不仅漫长,而且等来的并非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一次谨慎的试探,应该说只是农地入市的“一小步”。令人不解的是,试点已经进行了将近20年,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何还要一试再试?再退一步讲,试一试也无妨,为何如此谨小慎微?拖延的成本难道就不是成本吗? 日前, 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开展农村集...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08日 09:29
历史的反转:从被迫改革到主动改革
阅读:
评论:
0
本文成于2015年1月。
回首1978年,农民吃不饱饭,没什么好失去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惜冒坐牢的危险“分田单干”。反观现在,大家都温饱问题已经解决,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当然要瞻前顾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最坚决,至于有产阶级嘛,当然是犹豫不决的。此时,政府主动改革,去除农民的顾虑,赋予发展新动能,就尤为重要。 前文说到,2014年作为新的改革元年,中央推动农村改革的步子是很快的。7月30号国务院发布的...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03日 09:27
户籍改革和三权分置破冰 执行层面力度不足
阅读:
评论:
0
——2014农村改革之惑
本文成于2014年12月31日。
下一步改革,要非常注重落实中的动力机制,并注意消除改革的阻力,否则方案再好也没用。 2013年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点燃了新一轮改革的希望,2014年因此被称为新的改革元年。这一轮改革中,农村改革的份量很重。三中全会的决议共16个部分、60条内容,包含336项改革任务,其中直接和农村、农业相关的改革不下50项,占比超过七分之一,可谓重中之重。 农村...
阅读全文>>
2017年04月27日 09:25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发展股份合作,促进要素流转
阅读:
评论:
0
农村土地和户籍改革要解决的是两个根本的问题,一是地的问题,二是人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完善这两大要素市场,促进土地和劳动力的流转,并以此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
1 要素流转的第一步:经营权流转
前文(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上):启动流转,严防风险
)讲到,这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
阅读全文>>
2017年04月24日 09:26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启动流转,严防风险
阅读:
评论:
0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业利益”为两大基本目标,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经营权流转为基本思路,以严密防范改革风险为保障。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不仅关系到未来农村的面貌、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出路,也关系到未来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潜力,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重点领域。 也许正是因为事关重大、牵涉面广、观点分歧严重,改革的思路一直不是太清...
阅读全文>>
2017年04月20日 11:19
户改破冰:有档次之差,无身份之别
阅读:
评论:
0
——「人·地·城」之 “剩余”的人 政策讨论
公共服务均等,是户籍改革的实质。现实中,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财政力量捉襟见肘,成为阻碍户籍改革的重要障碍。是先有户籍改革这只鸡,还是先有“服务均等”这个蛋?争论不清,于是就拖着不动,实际上是拖延改革。 一个可行的思路,是先进行户籍改革,不强求马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而是可以“有档次之差”,但是“无城乡身份之别”,然后依靠户籍改革释放的经济能量慢慢...
阅读全文>>
第 20 页,共 22 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
总访问量:
博主简介
徐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现世读书人,北大教书匠,身隐于闹市,心遁于远方。
文章
个人分类
未分类
(435)
文章归档
2022 年十月
(2)
2022 年九月
(2)
2022 年八月
(1)
2022 年七月
(3)
2022 年六月
(3)
2022 年四月
(2)
2022 年三月
(4)
2022 年二月
(2)
2022 年一月
(4)
2021 年十二月
(5)
2021 年十一月
(3)
2021 年十月
(7)
2021 年九月
(4)
2021 年八月
(6)
2021 年七月
(6)
2021 年六月
(9)
2021 年五月
(6)
2021 年四月
(6)
2021 年三月
(7)
2021 年二月
(8)
2021 年一月
(8)
2020 年十二月
(5)
2020 年十一月
(10)
2020 年十月
(8)
2020 年九月
(7)
2020 年八月
(1)
2020 年七月
(9)
2020 年六月
(9)
2020 年五月
(11)
2020 年四月
(15)
2020 年三月
(10)
2020 年二月
(9)
2020 年一月
(10)
2019 年十二月
(4)
2019 年十一月
(6)
2019 年十月
(10)
2019 年九月
(9)
2019 年八月
(16)
2019 年七月
(9)
2019 年六月
(6)
2019 年五月
(9)
2019 年四月
(6)
2019 年三月
(10)
2019 年二月
(14)
2019 年一月
(8)
2018 年十二月
(9)
2018 年十一月
(4)
2018 年十月
(2)
2018 年九月
(1)
2018 年八月
(5)
2018 年七月
(5)
2018 年六月
(3)
2018 年五月
(5)
2018 年四月
(3)
2018 年三月
(7)
2018 年二月
(3)
2018 年一月
(5)
2017 年十二月
(3)
2017 年十一月
(6)
2017 年十月
(3)
2017 年九月
(4)
2017 年八月
(3)
2017 年七月
(4)
2017 年六月
(4)
2017 年五月
(9)
2017 年四月
(7)
2017 年三月
(7)
2017 年二月
(6)
2017 年一月
(5)
2016 年十二月
(6)
2016 年十一月
(2)
2016 年十月
(1)
2016 年九月
(4)
最新文章
美国通胀的三重螺旋
2022-10-18
徐远:经济增长漫谈
2022-10-12
徐远、李惠璇:从结构到行为——反垄断理论的演化与平台治理
2022-09-20
通胀落幕,通缩隐现
2022-09-09
徐远、李惠璇:中国平台反垄断的基本方向
2022-08-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