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不受监管待见的背后:谁的奶酪被动了?
既然企业选择了理财融资,其他的替代融资成本一定更高。换一个角度讲,理财是增加了一个供给资金的渠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增加供给是会降低价格(融资成本)的。理财产品受到批评,其实是因为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倒逼了利率市场化。
(本文写作于2014年5月13日) 听说有个火热的观点,说理财产品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听来不禁一惊。这话什么意思?倘若如此,现在企业融资成本这么高,日子这么难过,是...
既然企业选择了理财融资,其他的替代融资成本一定更高。换一个角度讲,理财是增加了一个供给资金的渠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增加供给是会降低价格(融资成本)的。理财产品受到批评,其实是因为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倒逼了利率市场化。
(本文写作于2014年5月13日) 听说有个火热的观点,说理财产品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听来不禁一惊。这话什么意思?倘若如此,现在企业融资成本这么高,日子这么难过,是...
展望3季度,预计货币政策稳健为主,地方债发行存在放缓隐忧,经济增速将小幅下行。
摘要 2017年2季度GDP增速达到6.9%,超出笔者季度初的预期(6.7%),主要原因是6月份工业增加值和下游销售强劲增长,与之相应的是6月份人民币贷款和政府支出的大幅增长有关。尽管数据超预期,但是隐忧已现,进出口、投资、房屋销售增速由增转降较为明显,CPI继续受食品拖累走低,PPI环比转负。展望3季度,预计货币政策稳健为主,地方债...
【作者按】本文成文于2014年4月,当时互联网金融正如火如荼,并被寄予倒逼金融改革的希望。然而,金融改革是系统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一点推进的空间其实不大,很快就会碰上体制和监管的瓶颈。后来的事实残忍地证明着这个悲观的逻辑推演。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人们这样一种希望,就是“倒逼”金融改革,促进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整体金融效率。这种美好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倒逼能走多远?会...
——互联网金融是魔鬼抑或天使,为何独盛于中国(下)
本文写作于2014年4月15日。 不管怎么看,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也都是“民间”金融,只不过利用了“互联网”的手段而已。 “
互联网金融是天使抑或魔鬼,为何独盛于中国?”说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得益于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留下的发展空间,也得益于金融管制创造的套利机会。需要进一步拷问的,是这些空间和机会以前也都存在,甚至比现在还要大很多,...
——一个简单的制度经济学实验 不仅红路灯,其他的管制和协调机制也一样。高层管得太多的话,基层自发的协调机制就失效了,总体的秩序和效率不一定改善。
本文成文于2015年6月4日。2017年6月14日中午遭遇严重塞车,原来是红绿灯又被修好,于是重贴这篇几年前的涂鸦小文。 上地南路是北五环外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北侧。这条路并不起眼,东起安宁庄西路路口,西至信息路,全长不过1公里。 ...
(本文写作于2014年4月8日) 美国互联网和金融都很发达,为什么没有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一个更加发达的“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根源在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金融管制带来的套利机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准确概念,应该叫做“中国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高歌猛进,到风雨飘雨,避之唯恐不及,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
本文成文于2012年5月23日。 尚在懵懂中时,就对秦统一六国那一段历史疑惑不解。教科书中自然是大加歌颂的,国家统一,战乱消除,人民从此安居乐业。但倘若如此丰功伟绩,为何秦朝只维持了14年?传说中春秋战国是个战乱的年代,民不聊生,可是为何我们知道的先贤大都产生于那个年代?民不聊生的话,怎么会产生那么多伟大的思想? 比较一下东西方历史,其实我们的老子,孔子,孟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们...
本文成于2014年11月。 大师们的分歧,集中表现在对“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的判断上。比较舒尔茨和刘易斯的理论,不难发现刘易斯的理论其实是一个静态的工业化理论,而舒尔茨的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工农业协调发展理论。此外,早在1945年,张培刚在哈佛的博士论文就提出了和舒尔茨高度一致的一整套发展理论,比舒尔茨早了大约10年。
1 从刘易斯拐点说起 威廉·阿瑟·刘易斯是谁,估计很多人不是太清楚。但是倘若提到...
本文成于2015年3月。 27年的等待不仅漫长,而且等来的并非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一次谨慎的试探,应该说只是农地入市的“一小步”。令人不解的是,试点已经进行了将近20年,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何还要一试再试?再退一步讲,试一试也无妨,为何如此谨小慎微?拖延的成本难道就不是成本吗? 日前, 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开展农村集...
农村土地和户籍改革要解决的是两个根本的问题,一是地的问题,二是人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完善这两大要素市场,促进土地和劳动力的流转,并以此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
1 要素流转的第一步:经营权流转 前文(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上):启动流转,严防风险)讲到,这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