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城市、增长与房价之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快速工业化带来了40年的高增长,也造成了结构扭曲,包括过度投资,内需不足,服务业滞后。
 
第一部分(“过去已去,未来已来——从工业化到城市化”)阐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在2013年已经发生“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重大转变,第二部分(“光荣与梦想归于工业化”)阐明我国的经济成就归结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成功,本文是第三部分。
 
前文强调,我国迄今为止的经济成就,绝大部分归功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成功。下面我们接着讲另一个要点,就是迄今为止我国的经济结构扭曲问题,根源也在快速的工业化。用一句不太准确的话概括,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先来看这张图(图一),说的是我们国家“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现象,这里是2015年的数据。工业化程度,我们用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中国是40.9%,世界平均是27.1%,代表发达国家的七国集团是23.7%。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工业化比率比世界平均高,比发达国家也高,高的还不止一点点,高了将近一倍。
 
然后再看城市化率,中国55%,这是2015年的数据,我们国家现在大概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多一点,现在是57%左右。世界平均是53.8%。这个数怎么看呢,我们国家人均收入是8100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但是城市化率和世界平均收入国家差不多。这里补充一个数,没在图上,就是中高收入国家2015年的平均城市化率,是65%,这一年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均GDP是8076美元,中国是8069美元,很接近。看起来,和大致可比国家比,我们的城市化率,还是低很多,低了10个百分点。如果和代表高收入国家的七国集团比的话,他们大概是80%多,我们是55%,还有25个百分点的差距,所以城市化的空间还有很大。
 
综合起来看,我们工业化是比别人高的,城市化是比别人低的,如果算一下它们的比率,你会发现这个比率就很好玩。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比率是1.4,世界平均是2.0,七国集团是3.4,我们比别人差了不止一倍。所以,“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再看主要国家的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图二),最右边的1.4还是我们,左边这一组是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四点几,德国和日本工业化程度稍微高一些,城市化稍微低一点,是三点几,右边是发展中国家,金砖五国,别的国家都比我们高,唯一一个跟我们差不多的是印度,但是印度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印度人均收入1700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是我们的五分之一。当你的收入是别人五倍,发达程度是别人五倍的时候,这个比率跟别人差不多的时候,只能说明你太低了。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其实很简单,和我们国家之前的快速工业化是直接相关的。工业化发展可以很快,是因为学习技术、培养劳动力、积累资金的速度都可以很快,有了这些,工业就是复制、升级、迭代、再复制的过程,可以非常快。城市不一样,城市是个复杂系统,不是个复制过程,复制起来很难,很容易造出“鬼城”。所以,“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说白了就是工业发展太快了,城市化需要赶上。
 
这里我们如此强调“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这个现象, 是因为这个现象是我们国家几乎一切重要经济结构问题的根源。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比如说“过度投资”,就是投资占GDP比重过高的问题。当你工业发展这么快,为了配合工业以及房地产的发展,你好多地方都是需要投资的对不对,在这个阶段投资高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吗?因为你不投资的话,哪来那么多设备呀,哪来那么多房子呀,哪来那么多路呀,怎么搞生产呀?所以说中国过度投资这个话首先就是无视了中国快速工业化的背景,无视了工业化的实际要求。
 
另外,补充一个资料,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快速增长阶段,都有个现象叫做投资过度。这个世界工业革命以来,最早期是荷兰和英国,当时投资占比大概不到20%,为什么比我们现在低呢,因为当时很穷,因为工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吃饱肚子,剩下的储蓄才能投资。后来到了德国和美国,就到了20%多,后来到了日本,日本顶峰的时候30%多,因为他们战后也需要有重建的工作。后来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向亚洲四小龙,他们发展的时候顶峰是到了30%多,我们现在是40%多。有个规律是越晚起步的国家,投资占比越高,为什么啊?资金动员能力强啊,因为储蓄多了。所以投资高几乎是伴随着每一个国家的快速工业化进程的,中国根本不是一个特殊现象,只是一个普通现象的一个案例,是一个经典案例而已。所以投资过度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快速工业化的大背景。
 
然后再说内需不足,内需不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出口占比太高了,内部需求不足。首先说一下,投资过度和内需不足这两个事情首先就是矛盾的对不对,投资本身就是内需,这两个事情放在一起是逻辑不通的。所以,投资过度和内需不足放在一起,说的只能是消费需求不足。我拜托你,消费是千家万户的事情,人家自己知道怎么花钱,知道该存多少钱,用得着别人操心吗?
 
看一下下面这张图(图三),横轴是城市化工业化比率,纵轴是净出口占GDP比重,我们看的是世界十大经济体(去掉印度,因为收入太低,产业结构不可比),这张图显示的基本信息是:城市化越发达的国家,净出口占比越低,这个规律非常清楚。可以看到中国就在这个拟合线旁边,并没有偏离这个趋势。换句话说,中国所谓的净出口占比过高或者说内需不足,无非就是城市化和净出口占比规律的一个样本点而已,并不奇怪。
 
这里面的道理是什么,城市化发达的国家,内部市场才会发达对不对,农村市场不会发达的,市场发达才好消费,才有内需呀,市场不发达你自己需求不了,只好卖给别人。而且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如此迅速,内需怎么跟得上?工业复制和工业膨胀的速度,跟不上啊,所以就卖给别人,这不都是很正常嘛。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而且从企业家的角度讲,卖给别人这么好卖,省心哪,为什么不卖啊。所以所谓的内需不足,只是我们增长阶段的一个现象,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一个派生现象,和世界经济一般规律并没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不值得大惊小怪。
上面看的是支出方面,看的是净出口占比。下面这张图(图四)看的是生产方面,看的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横轴还是城市化工业化比率。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城市化越发达的国家,服务业占比越高,也是大致在一条线上。中国低但是也基本落在这条线上,中国跟这个规律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更为显著而已。所以中国服务业滞后也只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一个表象。
 
没有城市,没有大城市,服务业很难真正发展起来。大家想一想,在农村怎么发展服务业。农村可以有个小卖部,有个诊所,再大一点的就开不了,因为没有流量,成本摊不开,没法持续。
 
再举个例子,农村有很好的学校吗?可能有,但是很少。为什么?农村人口密度太低,孩子少,老师们收入低。同样是教书,老师们更愿意去城里,因为反正是教书,城里的条件好很多,孩子多,成就感也好很多。城里面什么都有,农村有啥。老师们在城里面有自己的社会关系网,有医院,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他在农村干嘛,上完课就只能去打篮球了,或者上完课就回城里,因为家在城里。没有人口密度,没有好玩的事情、没有人,人会走的,在农村,服务业是发展不起来的。服务业是需要一个很大的流量来支撑的,要不然做不起来。像医院、银行也是。你去问问银行的经理,在农村开个分支网点多贵啊,农村一共就那么几个人,人家都去城里,农村开个网点很难挣钱,不赔钱就不错了。没有密度的地方,没有流量的地方,服务业就是做不起来。这就是经济逻辑。
 
所以,所谓的服务业滞后,和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说白了,还是工业化很快,城市化没这么快。刚才说了那么多的结构问题,其实都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派生现象,没什么奇怪的。想清楚这些事情,站在这个时点上,我们发现,历史原来如此简单。
 
本文根据作者2017年10月22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经理人培训班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话题:



0

推荐

徐远

徐远

445篇文章 92天前更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现世读书人,北大教书匠,身隐于闹市,心遁于远方。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