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机场接乖乖,因为这次分离比较久,所以早到了一会儿,在机场等着。在出口等待的时候,有一件小事,一夜醒来依然不能忘怀。所以就记下来,为了忘却的记忆。
一个妈妈带着宝宝,也是去接人,接的是孩子的父亲。宝宝很小,跑起来还不是很稳,也就2-3岁的样子。惊诧的一幕出现在孩子爸爸还在行李厅,还在等行李的那一刻。爸爸在行李厅内侧,和外面的妈妈、宝宝挥手。宝宝看见爸爸,就一路跑了进去。
看着孩子往里跑,我就在观察,门口的那位保安,会不会拦住孩子。保安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没有做任何动作。孩子跑了进去,扑进爸爸怀里,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重要表达。那一刻,心中有点感动。
规则上,孩子是不应该逆行进行李厅的,那个保安应该把他拦下来。可是,这是一个满脸幸福的小宝宝,目力所及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所以不拦也有情可原。在那一刹那,保安做了一个遵循人性,而违反了规则的决定。万一有什么不良后果,我猜这个保安是要被批评的,甚至会受到处罚。
这件事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自己的一件亲身经历。很多年以前,我曾经频繁往返于中美,一年要飞好几次。一次在芝加哥机场转机,照例在机场转悠。青年时曾有一次陪伴盖尔·约翰逊(D. Gale Johnson)和赵耀辉教授游历王府井大街的经历。两位教授数着一栋栋楼,看着玲琅满目的商品,比对着曾经和现在的价格。用这种方式,他们在观察“经济发展”。
青年时那次游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自己也会到处转悠。在无字句处读书,是人生的大学问。后来开始研究城市,尤其喜欢四处看看。每次在机场候机,也会四处转悠。机场是一个城市的门户,也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可以看到很多事情。
那天在芝加哥机场转悠,不知不觉走到一个关口一样的地方,两个保安在门口站立。机场有很多这样的玻璃门,自己也没太在意,等过了门线,才注意到禁止逆行的标志。往回走的时候,保安示意我不可回头。可是诺大的门,我在中间,一只脚刚迈过门线而已。何况周围空无一人,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害。那时候,保安可以让我回去,也可以不让我回去。结果呢,我重新走了一遍安检,好在时间富余,也没什么。
在严守规则和提供便利之间,这两位芝加哥保安选择了严守规则,因为这对他们是最安全、最便利的。而前面那位首都机场的保安,选择了提供便利,承担了一点点风险,让那个孩子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壮举。
我没有埋冤那两位芝加哥保安的意思。他们的行为,无可厚非。我自己不小心,重新走了一遍安检,也没什么。我只是觉得,和这两位相比,首都机场的保安,更加值得尊敬。
稍微展开一点联想,其实最近疫情中,一些穿着制服的人严格执行“规则”,不提供一丝丝便利,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如果要求高一点,以规则之名,不给别人一丁点便利,其实也是一种自私,是把最大的便利留给了自己,不费心替别人考虑。把自己的便利放在首位,甚至作为唯一,才会这样做。至于别人的便利,是不进入他们精确的计算的。有一个词,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其实,这里只有“利己”,哪有什么“精致”。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