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既然企业选择了理财融资,其他的替代融资成本一定更高。换一个角度讲,理财是增加了一个供给资金的渠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增加供给是会降低价格(融资成本)的。理财产品受到批评,其实是因为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倒逼了利率市场化。
(本文写作于2014年5月13日)
听说有个火热的观点,说理财产品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听来不禁一惊。这话什么意思?倘若如此,现在企业融资成本这么高,日子这么难过,是不是要开始整顿理财产品了?找来原文一看,果然如此,文中说“要下决心整顿金融的同业业务和各类的理财业务”。
看到这样的话,那是要被吓一跳的。我平头小百姓的钱,刚刚能拿到5%左右的理财利息,又只能回去拿0.35%的活期存款利息了?这点钱在领导、富豪们看起来或者不多,可是小百姓没什么投资门路,股市这么差又不能投,房子那么贵买不起,而且还要限购,怎么办呢?事关草民那点蝇头小利,不由得往里多想一层。
先算一笔大帐。全国40多万亿的储蓄存款,这是理财产品潜在可以吸引的钱。一个点的利差就是4000多亿,平均储蓄利率按2个点算,理财产品利率保守按5个点算,中间的利差就是3个点。如果40万亿的储蓄不能理财,算起来就是12000多亿的利差,这个钱就从小百姓的帐上划走了。每个人损失不算太多,可是人口多,储蓄总额大,加起来就是很多钱。这12000亿,分起来是很大的一块肥肉,估计很多人都会垂涎的。
怕自己理解错误,仔细再读原文,看看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文章论证严密,层层递进。比如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浅显易懂,说公众拿钱到一家银行购买8%的理财产品,这家银行再加3个点,11%走通道,通道的特权机构再加3个点,就进入实体,14%左右,这层层加码,就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乍看起来,这没什么不对呀?雁过拔毛,每过一道手,企业的成本都要加一层。可是,逻辑到这里远没有完,这里面有几个问题,还要继续刨根问底问下去。
第一个问题,一层层把利率加上去了,企业为什么还会接受这么高的利息成本呢?资金太贵,不借就是了,为什么一定要借?一定有原因的。容易想到的,是项目进行到了一半,不得不追加资金,或者是短期运营资金出了问题,要应急。这几年企业经营经历宏观、微观、国际、国内的冲击,这些事情发生是常有的。给定这些资金需求,企业才愿意出这么高的利息借钱。否则,企业大可以不借。
这里或者有人会说,企业的资金需求不一定合理,不一定要满足这些不合理的资金需求。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属于另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可以追本溯源,具体看看企业的资金需求到底合不合理,要不要满足,不合理的大可以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毕竟,治病要从病根入手。不用一刀切,乱吃药,治理理财产品,切断小百姓的那一点投资门路,除非小百姓的身体吃药吃坏了根本不心疼。
第二个问题,给定企业的资金需求,理财产品真的会提高利率吗?其实恰恰相反,理财产品其实是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的。企业融资无非是股票,债券,贷款,上下游应收应付款,民间借贷几条路,企业倘若能拿到利息更低的资金,哪个傻瓜会去拿利息更高的资金?除非这个钱不用还。借钱没打算还的个案不是绝对没有,可是大部分产品应该不是这样的,否则理财产品已经发了好几年,大规模的违约早就发生了。
现实中,理财往往和信托联系在一起,这些项目银行融资很难,发债的成本也很高,发股票更不可能,万不得已才付这么高的利息走信托和理财这条通道。倘若没有信托和理财这条道,这些项目可能就融不到资,或者寻找其他的融资通道。
既然企业选择了理财,其他的融资通道的成本只会高,不会低,否则企业不会舍低求高,多付利息成本。
从这个角度角度讲,理财产品不但没有推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反而是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道理其实很简单,可行的替代融资成本一定更高,这是企业的选择已经表明了的。换一个角度讲的话,理财是增加了一个供给资金的渠道,增加了资金的供给,增加了资金供给方的竞争,供给增加怎么会提高价格呢?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增加供给是会降低价格的。实在是不懂,至少原文没有解释。
第三个问题,上面层层加码,推高利率的逻辑,看起来是有道理的,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仔细推敲的话,问题出在推导的方向反了。看起来是银行和特权机构分别加了3个点,把企业的资金成本从6加到了14。实际上,逻辑的方向是反过来的,是企业处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出14个点的利率来融资,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一融资途径,然后银行、特权机构、出资人来分享这14个点的利息。最后呢,银行拿3个点,特权机构拿3个点,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得到8个点。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定价问题,分析思路有两种。第一种是成本加成定价,层层加码推高融资成本的思路,就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是市场需求定价,后一种思路,即企业融资需求不得不付一个高利率,然后资金供给方和各种机构分享这个高利率,属于市场需求定价。成本加成定价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不能回答企业为什么愿意付一个这么高的成本来借钱。
其实,倘若相信企业是理性的,那么立即就可以推出两句话:(一)企业一定没有利率更低的融资方式了;(二)任何以更低的利率给这家企业融资的个人或机构都是傻瓜。我智商不高,万万不敢随便说谁是傻瓜的,尤其是市场里拿着真金白银打拼的人。倘若有人认为企业是“不理性”的,那么为何不从这个“不理性”入手考虑问题,从病根入手治病,而是治理理财产品这个小百姓难得的投资通道呢?
治理的方法复杂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倘若是增加信息透明度,防止诈骗,估计没有人反对,这是所有金融产品需要满足的条件,也是金融服务努力的方向。无论如何,也不用加一个“理财产品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罪名。
成本加成定价,是一个常见的错误,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可能要算房地产了。很多人以为是地价高了,而地价是房价的大头,所以地价推高了房价。可是房价高了,为什么大家还买呢?嫌贵可以不买的。北京、上海的房子这么贵,还是很多人买。偏远农村的房子这么便宜,一栋房子也就十来万块钱,在北京也就买两、三个平米,可是还是大面积空置。农村人为什么不把地价定得高高的,然后把房子推高,卖得贵贵的?这么好的生意,为什么没有人做。成本加成定价的谬误,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大城市房子贵,还是因为大家看好大城市房子的价值,不管是居住价值还是投资价值,才愿意出一个高价来买。一旦购房人出高价买了房子,开发商、地方政府就可以分这笔钱,地价归地方政府,利润归开发商。这和上面企业愿意出高价借钱,然后投资人、银行、特权机构分这个利息的道理是一样的。
企业融资成本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粗看起来的方向,应该是遵循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打通更多的融资渠道,促进各个融资渠道之间的竞争,利用市场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才会最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中国的事情最忌扣“帽子”。帽子一扣,什么创新改革都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胎死腹中。银行理财产品作为现有金融体系下的一个创新,当然会有不足之处,不过要是加一个“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莫须有的罪名,再配上“整顿金融的同业业务和各类的理财业务”的决心,恐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支持金融改革,支持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发展等),就难免又成了镜花水月。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