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互联网金融是魔鬼抑或天使,为何独盛于中国(下)
本文写作于2014年4月15日。
不管怎么看,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也都是“民间”金融,只不过利用了“互联网”的手段而已。
“互联网金融是天使抑或魔鬼,为何独盛于中国?”说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得益于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留下的发展空间,也得益于金融管制创造的套利机会。需要进一步拷问的,是这些空间和机会以前也都存在,甚至比现在还要大很多,为什么是偏偏是“互联网”抓住了机会?换句话说,“互联网”在“互联网金融”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提民间金融。私人之间的借贷,专门的“抬会”,民间的高利贷等等,一直都是存在的,在江浙等地还很盛行。这些金融形式,也是对现有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和互联网金融并无不同。然而,民间金融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正常发展,发展成为稳定的金融机构。思来想去,我国金融管制过于严厉,不发牌照是主因。
举例来说,2000年左右进行的城市信用社改造,在浙江留下了四家民营城市信用社,分别是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温岭市城市信用社、金华义乌市稠州城市信用社、宁波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无一例外的是,这四家信用社后来都发展成为很不错的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分别是泰隆、民泰、稠州、东海。这100%的成功概率,是民间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办好的最好证词。回头看,倘若当初多发一些民营银行的牌照,或许民营银行已经发展壮大了,我国金融业的版图,可能已经大不一样了。
对民间金融的防范,一直和“防范金融风险”这个义正辞严的高端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无可否认的是,风险控制是金融的核心要义,马虎不得,金融风险当然要认真防范。不过,“认真防范”和“严厉防范”是在本质上不同的。
现实中的情形是,一提到金融风险,大家就如临大敌。看到风险,不明觉厉,于是一棍子打死,安心回家睡觉。真不知道,这是防范“金融风险”,还是防范“金融”?或者,不知道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人,也就只能防范金融了。
“防范金融”看起来简单,但是这只是对监管者而言。一纸文件,就不让人家干了,真是简单之至。可是对于有金融需求,和努力提供这些需求的人来说,这是麻烦的开始。不让合理合法地干,可是市场里又有巨大的需求,怎么办?只好在法律的边缘地带干了。这样无厘头的管制,无非是增加了商业的成本,降低了商业的效率而已。商业本身是消灭不了的,除非要消灭市场经济。
曾经走访过一些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也调研过一些小微企业,眼看着企业和银行在共生中共赢。若没有这些小银行,很多小企业就更加困难。现实里,我们真正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太少了。
相比于传统的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的运气好得多,至少到目前看起来是这样。政策层面总体上是比较宽松的,甚至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其实,不管怎么看,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也都是“民间”金融,只不过利用了“互联网”的手段而已。你看P2P,众筹,第三方支付,哪一个不是“民间”的?
政策上对民间金融一直谨慎提防,但是对互联网金融却比较宽松,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一个可能性,是近年来我国对于民间金融的包容性也在增加,虽然不如人意,毕竟也没有一刀切取缔。更大的可能性,则与我国政策层面一直以来对“高科技”的崇拜有关。
因为一直落后,一直在追赶,我们对于科技创新的力量一直是认的,科技兴国的理念一直深入人心。互联网在1990年代在美国刚刚兴起,是理所当然的“高科技”,国人见了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也自然礼让三分的。用“高科技”包装已有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企业家们心知肚明的。
其实,有了政策空间,即便没有互联网,金融也照样能发展起来的。美国版的“余额宝”,也就是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兴起和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由于Q条款的限制,银行不能向活期帐户支付利息,其他账户的利息限制上限,但是当时通胀水平很高,市场急需高利率的固定收益产品,于是货币基金就在当时的银行体系之外应运而生了,并且开始提供支付服务,相当于一个活期存款账户了。因为在银行体系之外,这种货币基金帐户不受Q条款的限制。当时没有互联网,但是市场里有需求,政策上有空间,就发展起来了。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