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股市上有一句话,“以时间换空间”,翻译到这里,就是“以拖延的时间,换改革的空间”。
 
春节回家过年,发现村里的房子都很大。二层的小楼比比皆是,三层的也不在少数,加上偏屋、门楼,每家每户大概都有四五百平米的样子。城里人看了,估计很羡慕——你看,村里空气好,水电也是通的,这不就是乡间别墅吗?
 
问起为何每家都这么大的房子,原来是传闻要拆迁。老家要修铁路,据说还要在运河边上修港口,建重工业区,当然要征地、拆迁。于是家家户户赶着盖房,等着大赚一笔。你看,一平米农房,简单一点成本也就300多,补偿怎么着要上千的,一平米就赚600多块。500平米的房子就赚30万,何乐不为?至于盖了拆,浪费建材,污染环境,就不在一家一户的计算中了。
 
后来政策有变,港口不修了,拆迁只涉及铁路沿线,村里就不拆了。因为盖得匆忙,也没什么设计,建筑质量也不好,农村水电等设施又差,这样的房子尽管大,住着并不舒服。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出去了,没出去的想着出去,也没心思把房子再弄好。有的人家院子里盖满了房子,不见阳光,真的是大呼上当。
 
这几年,笔者参与土地制度改革的观察和研究,知道老家这样的现象并不是特例,甚至可以说很普遍。农民外出打工,但在城里难落脚,挣了钱拿回家盖个大房子,想着“落叶归根”。可是进城几年后,很多人会发现农村已经回不去了。农村收入低那么多,各种设施都很差,生活不方便,“还是城里好过”。到了子女入学的时候,发现好学校都在城里,为了孩子,就更不能回去了。结果,村里空着很多、很大的房子,成为人们“乡愁”的记忆。
 
面对村里那么多空荡荡的房子,实在不知道除了将就着住,这些房子还有什么价值。放开购买的话,城里人会来买吗?有投资价值的地方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地方只怕是一厢情愿。在城里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位置是最重要的,远郊农村的房子,不值钱的。买来除非经营点生意,也就是放着。类似于“农家乐”这样的生意,也挣不了多少钱,以后还会越来越不挣钱。就像1980年代的乡镇企业,一开始在重重约束下野蛮生长,但是约束一旦放开,人们就进城打工了,乡镇企业迅速转型和衰败。毕竟,城市才是现代经济的载体。
 
土改的意义,就是减少这些浪费。把土地的财产关系理顺,让人们在农村少盖一点房子,把有限的财产和工资收入带到城里,安居乐业,习得一技之长,逐步增加收入。这对务工的城市也是好事情,你看农民人也来了,收入也带来了,生产、消费都会增加,这不就是经济增长吗?“经济增长”这个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专业词汇,其实很简单,并没有那么神秘。
 
城市并不需要为这些人“特意”做什么,只要不“特意”限制他们就可以了。比如说养老,这些人本来不在城市养老体系里的。想进来,就花点钱吧。为了便利他们筹资,不妨允许农村的房子、土地能够变现。最怕的,是用身份限制他们。再比如教育,留守儿童多可怜,最好带在父母身边,交钱就让人家上学吧。学校空间、师资不够,正好可以建学校、培养师资,这不就是经济增长、社会文化进步吗?市场里明摆着有大量需求的东西,满足就是了,这样的投资是不会错的。更何况这是孩子念书,又不是卖毒品,干嘛要管住?
 
过年的时光很舒适。农村老家的天气不错,坐在院子里,享受安静的阳光。时间,似乎是静止的。奇怪的是,在这极“慢”的空气中,很多事情可以看得更清楚。
 
土改喊了这么多年,其实也没改什么。各地试点很多,但都是在层层的约束下寻找狭小的空间,制度上的进展并不大。尽管如此,农民照样进城,城市化照样发展。“人往高处走”的力量,是挡不住的。
 
层层的约束,就是让城市化里增加了一些麻辣调料,比如“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比如“空心村”,比如“鬼城”。在历史的大趋势中,这些都不过是小小的波折。这小小的波折在亿万百姓家里,会放大成一把把的辛酸泪,比如孩子难入学,比如70岁的老人独自守着家里的土地。
 
时间在极慢中极快地流淌。现在好多人已经进城了,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4%,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4年后就差不多60%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基本结束了。农村该盖的房子也都盖了,人也慢慢变老了、变少了,土地的价值慢慢也在衰减中。农民砸在村子里的钱,大概也都只能“沉默”在那里,见证着这场缓慢的“改革”。 
 
想到这里,忽然豁然开朗起来。
 
改革,是理念和现实的一场角力。改革者们大声疾呼,无非是看到了未来的趋势,想顺势而为,减少耗散的成本。但是在强大的现实阻力面前,这样的嘶喊无论多么大声,都是那样苍白无力。
 
好在“形势比人强”。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的。问题显现之后,人们会更加清楚理解这一进程,改革的阻力,也就变小了。股市上有一句话,“以时间换空间”,翻译到这里,就是“以拖延的时间,换改革的空间”。至于其间已经耗散了很多的成本,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农村是美好的,尤其是对于我这样匆匆的过客而言。在清新的空气里,坐着和煦的阳光,体会时间的静止,分享猫的安详。不过,人们还是会进城。记得过年期间问过父亲,以后想住哪里?父亲说,等真的老了,还是进城吧,买菜、逛公园、看病、串亲戚都方便。
        
        
话题:



0

推荐

徐远

徐远

449篇文章 67天前更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现世读书人,北大教书匠,身隐于闹市,心遁于远方。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