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本文根据笔者2017年1月24日在社科院的演讲稿整理而成。全文从2017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房价、和汇率三个方面做了分析预测:
(1)宏观经济上半年继续回暖,下半年面临政策的不确定性;
(2)大城市房价存在进一步上涨压力;
(3)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大,稳中有变。
关于宏观经济形势,2016年上半年经济开始回暖,下半年进一步回升,全年6.7%的GDP增速在趋势减速的大背景下并不算低。从短期经济周期情况 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在2016年下半年表现抢眼,尤其11、12月环比增幅均在1.5%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也显著上升。这归功于2015年3月以来流动性上升与真实利率的大幅下降,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金融加速机制给通胀下利润上升的企业再添一把火,促进生产融资积极性,将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总量和产量上升。因此,2017年上半年经济回暖的势头仍将延续。
关于房价,目前中国主要城市房价高度理性,不存在泡沫。在我国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长期趋势下,一线城市租金将保持较快增长,大城市房产的长期收益可观,且稳定安全。作为可靠的抗通胀资产,一线城市房屋价格远未到达均衡水平,还存在继续上涨压力。
关于人民币汇率, 2015年8.11汇改后的人民币贬值,并非中国经济基本面恶化的结果,而是投资者对全球汇率体制变化一次性冲击的回应。中国基本面尚好,生产率进步与投资回报率仍相对较高,不支持资本外逃。2017年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甚至反转,但是波幅将增大。
1.2017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回暖,前高后看
去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跟过去十多年相比,规律性的东西并没有太多改变。总体来讲,2016年中国经济显著回暖,2017年前半年有望继续回暖,不过,考虑到近几年宏观政策变动对于经济形势影响的加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很大,后半年的情况还需要继续观望。一句话概括2017年的宏观形势,是“继续回暖,前高后看”。
2016年GDP增速达到6.7%,保6.5%的任务基本完成,也不违背我们到2020年GDP翻番的任务目标。至于如何解读,则是见仁见智。跟历史数据比的话,可以认为6.7%的增速很低。但另一方面,如果考虑经济减速的大趋势,6.7%的增速仍在趋势线以上,并不算差。
看短期的经济问题,物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物价上升,说明短期的经济形势比较偏热,供给跟不上需求。2016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1%,PPI同比上涨5.5%。
现在的基本形势是,CPI比较稳定,从2012年以来一直在2%的水平波动,但是PPI在近一年来大幅上升,从-5%左右一跃上升到了5%左右。如果看环比指标的话,最近11、12月的PPI环比增幅都在1.5%以上,年化以后是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大幅上涨,说明短期经济过热的情况比较严重,经济发展超出潜在产出。与此同时,工业企业的利润大幅上升,利润率也有明显改善。由于我国的工业生产占GDP比重很高,而且对其他部门有很大的带动做用,所以经济的宏观基本面向好。
2016年经济回暖的原因
2016年经济回暖的原因很清晰,就是流动性上升,利率下降,企业的日子好过了。(如下图2所示)一方面,从2015年3月份开始,我国整体的社会融资总量改变了以往的下降趋势,开始扭转向上(注:使用的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是狭义的社会融资总量+中央政府的赤字+地方政府的债务置换,就是考虑所有能和实体经济相关的,能够缓解流动性约束的因素)。
另一方面,从贷款的利率来看,现在的利率从高位下降到了5%左右,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不同时期的名义利率和PPI的变化,2011年以来的实际利率降幅差不多可以达到10个百分点,上一次这样大幅度的实际利率下降还是在1998、99年。
另外,PPI增速要明显大于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如上图3所示,再将PPI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做一个比较,也可以看到同样鲜明对比。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产出的增加明显小于价格的增加,呈现“价升量稳“的态势,这是为什么?
这跟2015年以来供给侧改革力度的加大有一定关系。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一些厂直接不让生产,或者关掉,这些办法是行政的办法而不是经济的办法,它可以管住产量,但是管不住价格。道理很简单,行政管制下的去产能意味着产出和供给的减少,而在流动性增加的背景下,需求是增加的,所以导致了这一轮陡峭的价格上升。而这种上升会持续多久,还要看之后的政策演变。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理解,就是PPI大幅上涨的过程中,为什么CPI不跟涨?这与食品类CPI不跟涨有很重要的关系。
一直以来,食品类CPI在CPI波动中占有很大权重。此前我国的农业政策一直都是高价收储、满仓、进口保护,人为地拉高了农产品价格,但到2016年,高价收储的力度在减小,个别品种的市场已经开始放松,这降低了粮食、农产品的价格,然后食品类CPI又压低了整体CPI,这是现在CPI增长能维持在2%左右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看201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就是流动性增加,融资成本降低,所以社会融资总量增加,产出增加,但由于供给侧改革压低了产量,因此产出的增加很有限,从而导致了价格超出往常速度的快速上涨。不过由于食品价格比较稳定,因此CPI没有跟涨。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是企业的利润增加了,这从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中有清楚的反应。
另外,一个重要机制是金融加速原理。简单来讲,如果通货膨胀,企业利润上升,融资成本会下降,企业利润会上升,生产积极性会上升,这时候它借贷积极性也会上升,然后社会融资总量会进一步上升,产出会进一步上升,这是自我加速的过程。所以2016年,特别是12月,在高通胀的情况下,对短期经济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而2017年上半年,这种刺激还会持续。
2017年整体经济形势展望
我对于2017年的判断,总的概括就是“继续回暖,前高后看”。预测2017年GDP增速在6.8%左右,PPI同比上涨约5%,CPI同比上涨约2.4%。
“继续回暖”是因为受金融加速的影响,高通胀会有一个显著的正向刺激作用。至于“前高后看”,则是因为到2季度中段甚至更早一些,可能会有政策层面的变化,而近年来,经济对政策的反应加速,使得后半年是高是低不好在这个时点上判断。
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用词是保持稳健中性,这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比如想要保持货币供应的速度的话,意味着货币政策执行部门可能需要刹一点车,因为短期它会自我加速,但是刹多少是个技术活。
财政政策继续积极,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地方债置换的问题。
通货膨胀方面,根据通胀自我加速的规律,再考虑一些央行可能的货币政策变化,上半年短期内CPI可能会小幅上涨,PPI则会进一步上涨。货币政策可能会很快发生作用,到2季度,PPI可能不再那么高。下半年的情况取决于上半年的货币政策,现在的预期是保持一个稳定中性的基调, PPI会回落,总体上看应该是一个前高后低的局势。
2.房地产市场:从“泡沫”中寻找“理性”
去年年初我判断大城市房价会涨,今年还是这个结论。总的来讲,我认为大城市的房价上涨并非泡沫,而是约束条件下的理性反应。中长期看,大城市房价还有上涨空间。
存量、增量饱和,但分化、聚集的时代到来
我对整个房地产的存量和增量数据进行了收集测算。2015年静态城市住房保有量大概是278亿平米,包括了城镇住房中可得的商品房、小产权房、单位房等等数据,户籍人均55.6平米,常住人均36平米。三口之家的平均住房面积,按户籍是167平米,按常住是108平米。增量方面,2011-15年累计竣工面积50亿平米,年平均10亿多平米,而每年新增加的城镇常住人口2000万,新增对新增,人均50平米。所以现在房地产市场整体的存量和增量看起来都够住。但是,分化、聚集的时代到来。图5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房价上涨就开始了明显的分化,一线城市高速上涨,二线城市略微上涨,三线城市基本不涨。
分化的原因,正是人口的聚集。图6是一些省会城市和全省人口的增长情况对比,可以看到,在很多省份,人口总量只是微微上涨,或者基本不涨,甚至出现负增长,但是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长非常迅速,人口向省会城市聚集的趋势明显。而这一轮房价大幅上涨,其实就是人口在向大城市聚集的一个直接反映。
我国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从各国百万以上城市人口占比的对比来看,我们还较低,排在倒数第三,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还在继续。比我们低的国家不是没有,比如德国、法国。但是,看我国的财政状况,政权集中状况,公共资源状况,显然目前不会向德国、法国的方向演化。
并且,我国的城市经济密度还很低,理论上,大城市的产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在现实约束下能不能提升,比如北京、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能不能够提高,这是另一个问题。
事实上,即使是像美国这样公共资源分布比较均匀的国家,它的经济产出仍是集中在主要的发达城市,人也在向大城市聚集。日本也是如此,三大都市圈高度集中。所以我们看全球整个的发展脉络,人往大城市聚集是必然的趋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也可以解释人们对大城市的偏好,因为聚集带来更多的机会,更低的交易成本,十分便利。举个例子,如果把金融街的建筑拔高到100米以上,建造成本其实是很低的,但是如果不拔高,替代方案就是在通州安置这些人,然后每天早上两个小时进城,显然前者的成本更低。其实,大城市就是节约成本的办法,然后因为聚集,可以有更多的交互,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产出。
世界范围内,从下面从这张图也可以明显的看到城市的分化和人口的聚集。基本上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的人口占比都在快速上涨,而小城市的人口占比则全部下降。
城市间的比较:什么在影响房价
当然,判断房价的上涨是否合理,还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城市间的比较思路很简单,就是拿我们最容易想到的,能够解释城市住宅价格的这些变量,都和城市房价的上涨做个简单的回归分析。结果是,仅GDP这一个变量就可以解释35个大中城市42%的房价变化,职工平均工资这一变量跟房价基本呈线性关系,可以解释64%的房价变化,还有服务业占比、流动人口占比这些,单个变量也能够解释超过40%的房价变化。这些其实都反映出城市对人口的吸附能力对于房价的影响。
而在供给侧,主要就是住房和土地的供应。我分别用人均累计新房销售面积、人均住宅用地供给面积跟房价回归,结果都是显著负相关,解释了16%左右的房价变化。
从回归结果来看,仅需求侧的变量对房价的解释力就有70%,而加入供给侧变量后,解释力达到了76%。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用到了反腐(和供地有高度相关性)、小学生入学人数等指标,如果把它们加入到方程中,解释力应该可以到80%。后面我还做了一些稳健性检验,用中原地产提供的八个大城市的数据进行回归,发现结果更加线性,解释力更高。
用一些简单的经济基本面变量做简单的截面回归,能够解释八成的房价变动,我认为这足以说明房价变化的高度理性。
大城市住房投资收益与其他投资的比较
再来看一线城市住房的投资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之间的比较。和债券比,房子产生租金,债券会有分红,两者的区别是,债券的分红是名义的,而房租的增速是超过CPI的,所以房子是抗通胀资产。如果我们简单拿收入增速替换租金增速,每年3%,然后按照4%的贴现率计算,实际回报率可以稳定在1%以上。而这里我还没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未来大城市的租金增速一定会更快。
而虽然这一段时间我国的国债利率涨幅比较大,但是长期均衡的投资回报率仍是下行的趋势。美国的国债利率之前在1.6%左右,现在在2%左右,而且这些都是名义值,并不抗通胀,长期实际回报率到1%以上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从2016年10月份更新的投资收益率数据来看,一线城市房产是1.87%,一年期定期是1.5%,一年期理财是3.9%,但这些投资收益率很难直接拿来比较,因为房租的增长非常快。2010年以来,上海的房租增长最快,年平均增幅达到11.2%,不到7年翻了一番,北京年平均增幅6.4%,涨了近60%,在长期来看这些都是收益,所以买房仍比买理财划算。
而和股票相比,买房以后就有稳定的分红(租金),并且租金还是不断上涨的,还没有任何公司治理的问题,非常的安全透明,所有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都不存在,这样的资产每年能拿到3-4%的回报率,就已经很好了。
房价收入比也是一个常用的指标。不看一线城市的话,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仅在7、8左右,而且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个比例其实并不高。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之所以可以达到近20,是因为预期它在未来涨的多,所以现在把未来的投资收益都折现进去了,这是完全理性的资产价格。
换一个角度,大城市的高房价其实是对基础设施的付费,是旁边的马路、学校、医院、超市、公共交通等等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而这些都体现在房价中。而我国的基础设施集中度太高了,所以最后人口聚集的力量会比其他国家还要强,这都是逼高房价的因素。
房价上涨是长期趋势
考虑到各种资源的聚集,加上这么大的城市规模,能和北京相比的大概只有纽约了。我在大半年之前预测说金融街的房子未来会涨到24万一平米,其实换成美金也就不到4万,而纽约现在繁华的地段房价最高大概是10万美金一平米,好一点的都要3、4万美金。而我们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有效供给是被人为压低的,比如金融街寸土寸金,但是大楼有限高,再比如北京各个单位的院子多,土地利用率很低,又不会对外租售。北京的人口超过纽约,需求量大,有效供给又被压低,房价最终肯定会超过纽约。当然,这个判断是在约束条件下得出的,不过这些约束条件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后面我会提到。
其实从1870-2012年14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价变化可以看到,二战以后,房价上涨是长期的趋势。这个很好理解,二战以后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所以房子是安全资产,而金融自由化、中产阶级的财富增长,使得面向普通百姓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起来,这些都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而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只是特例。1990年的情况是,当时日本的房价差不多是纽约的1.6倍,我们现在不过是纽约的一半。日本当时已经是高收入国家,房价超过全球标杆纽约,而且城镇化率达到80%,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对我们目前的形势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美国的情况也很特殊,很多人担心中国回出现次贷危机,但我认为这不可能。我们的首付比例很高,而居民部门的负债率很低,而且买房基本都是挣钱的,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居民的购房负债应该是负的。而美国那几年的情况是,买房不但零首付,而且前两年是没有利息的,完全鼓励贷款买房,所以埋下了定时炸弹。
最后,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房价的风险因素。长期来看,城市的聚集这是自然规律,而家户规模的下降也意味着对住房的需求上升。还有一个误区是,大家认为老人可以往外迁,但其实老人是不会离开的,因为优质的医院资源在大城市,而且中国的环境是,老人要看护孩子。
一个风险影响因素是增大土地供应,但这在短期内很难实现。2017年的大城市土地供应并没有增加,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城市不缺钱,所以不会卖地。大多数大城市的工业用地占比很高,如果能够把他们转化为商住用地,其实大城市的土地供给潜力是很大的。问题是,对于政府而言,这是一次性的土地收入和长期的税收收入之间的一个取舍。我国的财政体制下,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吸引工业并获得长期的税收,是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真的改成商住用地,长期的收入怎么办?
城市管理水平的问题就不多说了,同样在短期内很难提高。
还有房产税的影响。很多人呼吁说要尽快推出房产税,抑制房价,我就举个例子,证券法修订现在是无限期搁置的状态。房产税要立法,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即使一切顺利,立法也要三五年,而且“一切顺利”这个假设几乎不可能,因为还要涉及到利益分配的问题,阻力太大了。
所以这些约束条件不变,我们现在的房价其实就是一个约束下的均衡价格,严格说还没到均衡价格,会继续上涨(敲小黑板划重点)。
最后说说短期的政策调控问题。它本质其实就是抑制需求,比如说减少带款,加强户口审查之类的措施。但是基本面的问题不解决,效果也不会太大,而且管制一旦放松,房价会立即大幅向上冲。
3.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
汇率是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相对价格,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国内,还要看国际。去年年初我就说人民币不会破7,这个论断不是拍脑袋,而是基于基本面的分析:虽然中国有各种困难,但是相对于国外,国内的情况还是好的。经济基本面上,我们的经济增速还很快,大规模工业化产生的余威还在,人力资本的积累还在,贸易的盈余还有,而资金基本面上,国内的投资回报率(国债和股票指数)高于美国,所以这些方面是不支持资本外流的。
那么该怎么理解8.11汇改以来人民币的贬值呢?其实我们把历史拉长来看,这就是国际货币体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事件,从1945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尼克松冲击,美元是这么确立它的历史地位的,未来的货币体系中,人民币一定会有一席之地,而8.11就是一个起点。而人民币从盯住美元到不盯住美元,持有人民币的风险增加,国内外的居民、企业都要重新配置资产,外债要还,要增加持有国外资产,这些都是对一次性冲击的回应,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而对汇率的长期趋势的判断,就要回到刚刚说的基本面。从经济基本面和投资基本面看,中国并不比美国差,而且加上投资者对本国的偏好,我认为过去一年多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并不会不改变中长期的趋势。现在看到的微观数据已经开始慢慢稳定了,我判断今年会维持稳定,甚至反转。央行可能的举措是稍微放松一点,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范围会加大,会加速它寻找均衡的过程。
对2017年汇率预测变难了,因为波动会加大,我对2017年底汇率的预测是6.8左右。因为波动加大,年中破7的概率存在,但是年底大概率落在6.6-7.0的区间内。
(注:关于汇率分析的框架和2017年汇率的具体分析我们会在后期推出)
4.Q&A 部分
Q:关于房产跟其他资产投资回报的比较,美国也有一些研究,可能约束条件不一样,结果是长期来讲股票的投资收益更高,因为房子要扣除折旧和养护的成本。
A:你说得对,但我们跟美国的约束条件是不一样的。理论上,房子应该算上保险、维护、折旧、房产税,美国的房产税很高的,还有变相房产税,比如纽约有城市税,只要你在纽约有房子就要交,这也是变相的房产税,我算过,把这些东西加上去,美国的房子持有成本少说是3%。但是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中国房子的持有成本低,没有保险、房产税这些东西。
Q:如果我们约束了房租,能够控制房价吗?
A:你说的这种是短期做价格管制,但其实价格是管不住的。举个例子,理论上现在交易过程中税收是双方负担,但因为是卖方市场,最后这些税实际都是买方负担,你能管得住明的但能管得住暗的吗?管制最后一定会增加摩擦成本,但产生的实际效果会很小。比如说纽约也管制房租,但是实际效果呢?房价还是很高。市场总会产生办法来达成交易。
Q:之后会放松对房地产的管制吗?
A:之前立下了军令状,说要让大城市房价环比不上升,所以政府一定会管,但是你不要期望房价降,到时候报出来的数据大概率是平的,涨跌都不大,但是实际的价格一定是上涨的,为什么呢?我举个例子,几年前某小区一套新房的单价三万五,写到统计局的数是两万二,剩下一万三是装修款,买房的时候要一次性付清。它的实际效果是提高了首付,但真实的房价并没有下来。
Q:随着互联网+、移动信息等技术的发展,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交易网络也大幅扩大,那这些技术进步对于人口的聚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A:这个问题很重要,在城市发展中讨论挺多的,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似乎可以让人们不必聚集到城市里。可是,技术的发展最终未必会削弱人口的聚集趋势,因为时间长了人们会发现,还是不那么方便。简单的交流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复杂的交流还是要面对面,这种替代不是完全的。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时间成本也是增加的,为了更加便利而产生的聚集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考虑到其他的基础设施(比如学校、医院),就更难替代了,所以聚集仍是趋势。
Q:对硬的投资的需求在下降,但是对软的投资的需求在上升,是不是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也有一种说法是利润占比在上升,我们得到的产出更多的被资本拿走了,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
A:关于收入分配和长期利率下行的问题,美国有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大概在90年之后,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平衡,美国的富豪阶层快速膨胀。这个对于长期的资本利润影响其实是恶劣的。富人的储蓄或者投资占比高,意味着整个资本供应量是高的。对硬的投资在减少,实际上投资的需求是在下降的,而供应量高,导致的结果就是投资回报率下降。
Q:美国如果大规模搞基础设施重建或者扩建,会不会对经济有拉动作用?
A:如果能搞成,当然对经济又拉动作用。不过,美国能不能推动这个事情,是个很大的疑问。此外,即便能搞成,对中国也不一定是个好事。如果美国、中国、印度等等都在搞基础设施,那最后就是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国受益。这样的话中国的GDP增速会上涨,但实际国民收入可能会下降,因为价格涨得太凶。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的进出口受到影响,因为进口价格涨太快。如果是这样,你会看到一个经济的热潮,一部分人会巨富,但是老百姓过得并不好。短期的话,企业的负债会被消解和淹没掉一些。
Q:我们现在做地方债置换,但是看数据,地方债务规模是增加的,有没有可能我们是以地方债置换为借口,大规模新增债务。
A:我的理解是,地方债置换就是为了腾出债务的空间,不做这个,在我们现在的财政收入支出体系下,地方就没有空间。如果你具体看2016年的情况,因为置换的额度很大,而且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包括土地财政收入增速很快,所以地方政府2016年整体的财务状况很好。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