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冠疫情,让我们再次思考技术进步与城市聚集的关系。目前看到的证据是,疫情并没有阻止人们回到城市。
 
从原理上讲,人们之间的交流分为不同的层次。浅层的、可标准化的交流,可以远程通讯取代,深层的、难标准化的交流,还是需要见面进行。
 
而且,技术手段的进步和浅层交流的增加,会派生出更多的深层交流的需求,人们见面的需求是增加的,而不是减少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聚集会持续、加剧,而不是逆转。
 
 
在人口聚集度已经很高的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人口依然在向大城市聚集,东京、纽约依然在吸附人口。从这个观察中,我们隐约看到人口的聚集是没有止境的。不过,我们也要反过来问:过去人口是往城市聚集的,未来一定会这样吗?交通、通讯技术的快速进步,会逆转这一趋势吗?
 
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很多时候人们不需要面对面就可以完成交流。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慢慢成为很多企业的常备设施,很多人甚至可以远程上班,还需要拥挤在密密麻麻的城市里吗?虚拟现实常常可以以假乱真,真需要面对面交流的话,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和发达的道路系统,人们可以很快见面。未来从杭州到北京的时间可能就是半个小时,那么未来城市聚集的趋势会不会逆转呢?
 
现实中的两个额外的考虑,使得人们希望城市聚集的趋势被扭转。一个是房价。现在大城市房价这么高,很多中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希望能够逃离大城市,卸下沉重的住房负担。逃离北上广的声音,在每次房价上涨的浪潮中都会响起来。第二个是城市的拥堵、污染、噪音等不太舒适的因素,使人们开始怀念“花园城市”的小镇生活,甚至“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觉得会逆转,有的人觉得不会,还有的人觉得中短期和长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中短期,大概十年二十年,城市肯定会聚集的,因为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但是长期看有可能城市会分散,因为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效率会越来越低,成本会越来越高,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太高。同时,技术的发展使小城市发展不受局限,机会和大城市是均等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解决教育、通讯问题,而且人类攻克了重大的疾病,因为医疗资源的聚集也变得不重要,城市作为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未来会有分散。
 
各种观点都有,我们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我们不妨从一个提问开始:技术进步不是第一次发生,过去也发生过,那么过去的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加剧了还是扭转了城市聚集的趋势?
 
这个问题问出来,答案是显然的。人类过去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比如马车、火车、汽车、电报、电话,都是加剧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倘若新的技术不仅不加剧聚集,还逆转聚集,我们就一定要追问,新技术和老技术到底哪里不一样?
 
先来看交通运输类技术。一眼看去,所有的交通技术都是为了“旅行更快”,所有的运输技术都是为了“运输更多”,新近的技术进步也毫不例外,都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前进。看起来,我们没有显然的、确定性的理由认为交通、运输技术的进一步进步会导致趋势的逆转。
 
再来看通讯技术。很多人认为通讯技术的新近发展,比如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等,使得面对面的交流成为不必要,因此人们可以在物理空间上散开,不需要聚在一起了。真的是这样吗?
 
不妨看看已有的证据。电话的出现,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出现,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沟通,那么移动电话是减少了人们的见面,还是增加了人们的见面呢?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是增加了,而且增加了很多。没有移动电话的时候,信息沟通不便,很多时候人们也就不见面了。电话出现了,彼此情况沟通多了,发现很多事情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反而产生了很多见面的需求,于是见面反而多了。所以,通讯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替代见面,还可以引发、创造了更多的见面的需求。我们不妨把前者叫做“替代效应”,后者叫做“引发效应”。目前看,引发效应远远大于替代效用,移动电话的出现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人们的见面需求。
 
另外一个经常讨论的案例,是线上教育能够取代线下教育吗?现在网上有很多公开课,有的还是免费的,那么未来“学校”还存在吗?会不会被替代?
 
我自己是个老师,教书为生,我的体会是很难。为什么呢?因为学校上课,并不是传达标准化的信息,更多是对于信息的解读。如果只是信息的传达,那么学生看书就行了,上网就行了,根本不必要上课。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念教科书,而是解读教科书。而且,很多时候,教科书也不一定很准确,需要批判性理解,这一点对于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知识总是在不断积累、迭代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讨论,是学会批判性地理解和吸收信息。这一点,千百年来从来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而且,学校的价值,也远远不止上课这么简单。用一句时髦的说法,学校是个平台,价值远远超过授课。学生们一起活动,彼此交流,接触各种新鲜事物,也是学校重要的价值。就大学学习而言,很多时候并不是老师教学生,而是师生互动,甚至是学生教老师,教学相长。
 
我曾经说过一句开玩笑的话,我说在北京大学这样的地方,根本不用看老师的水平怎么样,学生们是一群聪明的猴子,彼此比赛就能不断进步。进个好大学,就是找一群聪明的伙伴,彼此激发,共同进步。
 
学校这个例子,也说明我们对于“交流”这个词,要有广义的理解。大家碰在一起,交流的东西可以很多。打个电话,或者开个视频会议,很难替代这复杂的交流。而且交流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交流需求,这就是刚才说的“引发效应”。人类终究是个社会性的动物,更多的交流合作,是这个物种的本质需求。
 
从另一个角度概括刚才的两个例子,也可以说是人们的交流是分不同层次的。标准化的信息是可以在线上都完成的,但是微妙信息的交流是很难的,见面也是不够的,要反复、多次见面。举个例子,人们之间的信任,是个奇妙的事情,往往要反复见面,多次交流,了解彼此的习性、品格,才能慢慢建立。你看生意人谈生意,不是见面就可以的,要多次沟通,了解对方的脾性,才能知道能不能和对方做生意,能做什么样的生意,多大的生意。
 
刚才是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我们发现,人类的交流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没有“完全被满足”的时候。有了这个基本判断,我们就已经大致明白技术的进步,其实不会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也不会导致城市聚集的逆转。那么,如何供给这么多的需求呢?
 
这就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人类的技术不管多进步,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人们能做的,是尽可能高效使用这24小时。随着收入的提高,时间成本就更贵,这24小时就更贵,人们就更不愿意把这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交通上,更加愿意聚集在一起,这就是城市。所以,聚集还会继续。
 
目前看到的趋势是,现代各种技术的进步,为建设高密度、宜居的城市提供了可能。你看纽约最好、最贵的住宅,集聚在中央公园附近,既欣赏了城市好风景,又享受了核心区的繁华便利。未来的城市中心,会出现更多这样的高端住宅。
 
话题:



0

推荐

徐远

徐远

446篇文章 15小时前更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现世读书人,北大教书匠,身隐于闹市,心遁于远方。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