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不过是快速工业化的同义反复。随着工业化速度的减缓,服务业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已经悄然到来。
 
前文说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2013年发生重大变化,以服务和消费为主的大城市,全面反超以工业和投资为主的中小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种反超,集中体现在增长速度的“3个反超”上: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反超,消费型城市对投资型城市的反超,服务型城市对制造型城市的反超。
 
这“3个反超”不仅说明大城市主导的时代已经到来,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数据中我们看到,大城市生产方面以服务业为主,支出方面以消费为主。中小城市反过来,生产方面以工业为主,支出方面以投资为主。所以,大城市主导增长的时代,也是服务与消费主导经济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分野,在2013年已经发生。
 
这种分解,在数据上有清楚的显示。刚才说的“3个反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具体看数字。2012年,我国二产、三产在GDP中的比重,都是45.3%,可谓平分秋色。到了2013年,二产占比为44%,三产占比的46.7%,三产全面超越二产,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2013年以后,服务业占比一直上升,成为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服务业主导经济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实际上,由于统计口径上的一些问题,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可能被低估了,实际的占比更大。比如说,我国的很多二产部门企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其实内部有很多服务部门。比如很多大企业有食堂、车队、甚至附属的幼儿园。这些都是服务业部门,严格意义上应该计入服务业,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是计入相关的工矿企业,导致服务业部门占比被低估。国外高收入国家的企业也有服务部门,但是比国内要小很多。所以,从比较的角度,我国的服务业部门被相对低估了。
 
中国经济结构的扭曲,是一个讨论中十分关注的话题,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叫做“服务业滞后”,说的是中国的经济产出中,服务业占比过低。以前这个现象是存在的,比如说2008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8%。作为比较,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0%,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分别约为73%和60%,而中低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份额也有4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更有甚者,我国的服务业占比,在1992-1996和2002-2006这两段时间,甚至是下降的。
 
所以呢,“服务业滞后”这个问题,在以往很长时间里确实是存在的。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服务业占比快速上升,从2008年 的42.8%,上涨到2016年的51.6%,8年上涨8.8%个百分点,每年上涨1.1个百分点,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结合这一新的情况,我们不妨在这里略作停留,问一下为什么。
 
之前有很多研究,从很多方面讨论中国服务业滞后问题,比如说中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产权保护等等软体基础设施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等等。这些讨论都有道理,但是要怎么验证?我们能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支撑这些观点吗?
 
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产权保护都是些异常重要、同时又异常复杂的概念,这些概念的界定都很困难,要真的用来解释具体的事情,就需要先具体化,找到发生作用的机制和路径,再进行相应的量化。对于这些具体的东西,人们对于其运作规律的理解还很浅,更谈不上准确测量,任何测量都代表着一种“致命的自负”,最多有边际意义上的参考价值,不可能有任何确定性的结论。
 
关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产权保护这些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市场、法治、产权。我们可以同意的,是倘若有一个很好的市场环境,对于契约有很好的法治保护,契约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契约的产权能够得到保护,那么服务业是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假设这些前提条件。建设这些条件,其实是问题的实质。通过做这些假设,实际上我们在研究一个假问题,或者说我们把真问题假设掉了。
 
翻开人类的经济史,没有哪个地方一开始就有很好的市场环境,很好的法治和产权保护。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中建立这些让我们憧憬的制度。倘若没有经济发展,你能想象建立这些制度吗?即便建立了,能持续吗?
 
市场和产权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一定不是免费的,而是要花很多成本才能得到的,得到之后还要花很多成本维护的。那么多国家朝思暮想而不可得,愈发见其珍贵与昂贵,万不可用“假设已经存在”的态度对待。万般艰辛,用一个“假设”不了了之,还做什么研究?
 
已故的经济学家科斯早有警告,经济学家们无法处理真实复杂的世界,就用一个假想的世界替代它,真是入木三分。这样的警告倘若不够振聋发聩,真不知道经济学家们是不是真的聋了。掩耳盗铃,鸵鸟入沙,也不过如此吧。
 
回到我国的服务业滞后问题,其实有个很简单的解释。给定农业占比不大,而且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服务业占比低,它的等价含义就是工业占比高。工业为什么占比高呢,其实就是前些年我国工业发展太快了,服务业虽然也有发展,但是相对滞后。
 
回想一下近20年我国的发展动力,就是加入WTO大量出口,房地产改革导致房地产大发展,然后带动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大件消费品的生产,比如汽车,空调,洗衣机这些。房、车、路、出口等等这些产业,最直接相关的是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都是第二产业的内容。因此,第二产业发展很快,在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并不奇怪。
 
在此过程中,服务业也有发展,比如生产性服务业需要配合,促进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的发展,再比如收入提高了,消费性服务业也会发展。可是,增长的最终源动力在第二产业,所以服务业的发展是被拉动的,会稍微慢一点。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服务业滞后,是特定发展路径的伴生现象。
 
所以,我国的服务业滞后,是工业发展快的另一面。我们从90年代以来这么多年快速增长,源动力在于快速的工业增长。服务业的相对滞后,不过是快速工业化的同义语。过度强调服务业滞后,而忽视快速工业化这个大背景,是研究的问题没有定义清楚,无异于研究一个假问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重点服务业部门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比如教育产业、医疗产业,这些产业的确发展滞后。教育、医疗、住房,已经成为压在人们身上的新的“三座大山”,严重制约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医疗改革讨论了这么多年,进展依然不大,背后的底层逻辑需要理顺。从正面说,倘若能够有所突破,将成为进一步社会进步的动力。
话题:



0

推荐

徐远

徐远

445篇文章 87天前更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现世读书人,北大教书匠,身隐于闹市,心遁于远方。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