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城市拥堵病的大背景,是城市化不可阻挡的加速,人口向城市快速集聚,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对抗短期经济波动的投资,重点应在城市基础设施。
 
(本文成于2012年7月22日)
 
昨天在北大开宏观经济观察会,接近中午时开始下雨,当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因为京城的空气在雨后会特别好。大雨也完全没有影响会议的热度,走道里站满了人,直到散场。雨越下越大,心情也越来越好,还在走廊里看了好一会雨景。虽然天色灰暗,但是对于这个严重缺水、空气污浊的城市,大雨近乎是一种恩赐。
 
开完会回家,面对满地积水,才意识到大雨还有另外一面。因为去年开车被积水淹过一次,不得不拿去大修,所以心理特别紧张。好在当时是雨中短暂间歇,北大周边积水不是特别深,一路踩足油门防止熄火,终于安全到家。吃完饭后感觉有点累,就一直睡到今早。
 
打开电脑上网,才知道昨天经历的是六十年来未遇的大雨,京城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内涝。在网上看到一组名为“素贞你住手吧,许仙真的不在京城”的照片,还真有点触目惊心。昨日欣赏雨景的心情,一下子就没了,京城罕见的蓝天白云,也不再那样迷人美丽。
 
2012年,北京721暴雨
 
这几年内涝的事情此起彼伏,似乎也并不新鲜,但是回头一想,这种事以前还真得不多。大致想来,以前城市小,车子少,路上通勤的人少是一方面,但是这些年城市发展太快,贪图冒进,基本功没做扎实恐怕还是主因。网上有传,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经过仔细规划设计,虽经百年,依然好用。说起来,事先仔细规划安排地下管道,管子埋粗一点,应该不算是难事。神九都上天了,城市排水应该不算是高科技了。万事就怕认真,认真了什么事都做得好。马虎了,再容易的事情,也会出纰漏。
 
话题稍微展开一点,全国各大城市,如武汉,上海等,接连不断发生的内涝,其实为解开当前的宏观经济困局提供了一条线索。
 
目前的宏观经济情况是,外需疲弱、消费稳定、短期经济好转依然靠投资。欧美很难短期内摆脱困局,因此外需也就很难有大的改观。即便有,也需要国内形势好转与国外互动。消费是一个平稳的变量,刺激消费难有成效,一般都不用来作为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剩下的就只有投资了。在宏观形势低迷的时候扩大投资支出,对抗经济下行,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应有之义。
 
问题是该往哪里投?
 
这一问题牵涉到政府投资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投资效率。因为种种原因,政府并不适宜直接进行生产活动,包括投资。政府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纳税人的钱,这一层差别导致的浪费,是惊人的。所有委托代理问题都会产生效率损失,但是因为政府强制力的存在,涉及到政府的委托代理问题,会特别严重。
一个思路是把问题分解开,逐步解决,力求在给定约束下尽可能提高效率。投资有一个大方向的问题,大方向对了,操作管理上的问题依然会导致浪费,但是浪费了50%,还有一半到位了,也就还是好的。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教训,我们经济分析的比较对象,应该不是100%的有效状态,相信这一点大家或多或少是同意的了。具体同意多少,取决于对现实投资效率的理解。倘若一个人认为现实投资效率只有10%,那么20%就是很好的了,毕竟高了一倍。
 
以需求引导投资,应该是一个靠谱的策略。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叫做“显示偏好”,说的是一个人的偏好,可以从其实际的行为中倒推出来。比如一个人吃了很多冰激凌,从不吃西瓜,就表示这个人喜欢吃冰激凌而不喜欢吃西瓜。吃冰激凌是否比吃西瓜有益是另外一回事,就像有人喜欢红的,有人喜欢黑的,强求不来的。
 
把显示偏好这个概念推广,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显示需求”。倘若一条马路上门可罗雀,车流稀少,说明对这条路的需求不大,在附近再修一条路的价值也就不大。倘若这条路每天拥堵,那么在附近再修一条路分流,大概错不到天上去。当然,再修的时候,还有选址,道路接口等问题,但是这些是进一步规划实施,效率提高的问题,非常重要,但是可以与投资方向分成两步来看:第一步决定投资方向,倘若决定投资,然后再仔细推敲规划管理,尽可能提高效率。
 
城市拥堵严重
 
一个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大中城市拥堵严重,导致通勤成本很高,严重影响城市生产和生活。不仅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堵得厉害,甚至一些县城也堵得厉害,城市拥堵已经成为一种病。城市拥堵病的大背景,是城市化不可阻挡的加速,人口向城市快速集聚,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城市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对抗短期经济波动的投资,重点应在城市基础设施。在拥堵的地方修路,修地铁,大概是不会大错特错的,财务上也很容易从交通费用,商业配套,房地产等各方面做平。
 
人为在荒芜处“超前”修路,在人口向外走的农村、乡镇、小城镇投钱,听来勇气可嘉,气魄很大,甚至象田园诗一样迷人。以前农村道路基础差,在近乎一穷二白的底子上修一点,大致还是对的,至少对多错少,现在情况已有很大不同。倘若修出的路没人走,就没有那么美妙迷人了,财务上也很难做平,最后还得财政来背。或许这些路最大的用处,就是加速人口的向外流动,然后成为历史错误的铁证。安静的、无车的马路的石子,会相互诉说一些地方大员的名字,其中一些可能已经升迁,另一些可能已经致富。
 
笔者曾做过简单的比较,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国内已经明显超过其他城市,但是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虽然在人口规模上早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基础设施依然远远落后。
 
拿地铁密度来说,每100平方公里的地铁里程,上海达到7.5公里,北京、广州、深圳都只有2-3公里,简单平均约为4公里。作为比较,香港达到20公里,伦敦,纽约,新加坡都在25公里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的地铁密度只有人家的五分之一。
 
 
再看公路密度,每100平方公里的公路里程,上海约为200公里,北京、广州约为130公里,深圳只有约80公里,简单平均不到150公里。作为比较,香港与上海差不多,约为200公里(但是香港地铁密度是上海的3倍),新加坡约有470公里,而纽约、伦敦、东京都在800公里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道路密度比香港低了三分之一,不到其他大城市的三分之一。
 
抛开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不谈,总量上的巨大差距,已经足以解释我国城市的拥堵病了。这些看得见的投资方向,应该是目前的投资重点。
 
回到昨日的京城内涝,倘若还是看不清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合理性,那么至少先多埋点下水管道吧,至少可以解决城市内涝,不会有那么多汽车被淹。而且,后人面对不断增加的城市人流,可以在上面盖楼,修路,不用再一次次挖开地面埋管道。
话题:



0

推荐

徐远

徐远

445篇文章 92天前更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现世读书人,北大教书匠,身隐于闹市,心遁于远方。

文章